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12-06-14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 浏览:385 作者:王歆效
6月13日上午,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能源部共同举行。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美国能源部代理副部长桑德罗分别致辞,在介绍各自国家在能效领域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两国之间在能效方面的合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6月13日上午,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能源部共同举办。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美国能源部代理副部长桑德罗分别致辞,在介绍各自国家在能效领域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两国之间在能效方面的合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6月13日上午,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

  解振华在演讲中指出,过去三年来,通过论坛中美开展了多项合作,实际上两国在能效领域可以合作的要比现在更多:“从2010年起已经举办了两届能效论坛,两国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签署了多个能效领域的合作项目,能效合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与两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规模相比,双方能效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限。中美两国在技术研发、管理经验、节能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深化能效领域的合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致辞。


  桑德罗在演讲中强调:“由于两国均是能源消费大国,因此两国加强在能效方面的合作的意义就更加突显,希望双方能够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实现更多合作,为世界低碳绿色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美国能源部代理副部长桑德罗致辞。

  在之后的发言中,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列举了两国在能效领域取得众多成果的实例。他表示,事实证明中美两个能源大国的合作十分重要:“我提到了一些中美两国在能效领域的成就,我相信整个世界也希望看到中美两国合作会带来怎样的改变。美国愿意和中国分享在这一领域的经验,也愿意从中国学习好的方法。这样,不论是两国还是世界都能够改善能源安全,创造新兴的产业和更多高质量就业,当然还有保护全球的环境。”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致辞。

  在开幕式上,中美研究机构和企业间有四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这四份协议包括国家节能中心与旧金山市政府签署的“能效领域合作备忘录”;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美德维实伟克公司的“沥青创新科技合作研究框架协议”;环境出版有限公司与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与西北太平洋实验室的“中美农村建筑节能合作协议”。

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后,中美双方代表还在建筑能效、工业能效、节能服务市场化机制、电器及能效标准四个分论坛上进行更加详细和有针对性的交流探讨。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主持了节能服务市场化机制分论坛,EMCA副秘书长朱霖结合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EMCA主任助理孙小亮则就产业发展进行了介绍。来自美国能源部的官员Rob.Moult、美国富国银行全球清洁能源部高级副总裁马瑙、美国GE公司绿色建筑方案经理雷复英等美方嘉宾,以及华润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晓吾、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向松、深圳嘉力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宝亮等中方嘉宾,在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并与参会者就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风险控制、融资以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问题,通过问答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节能服务市场化机制分论坛由EMCA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主持。

参加节能服务市场化机制分论坛的与会者与场上嘉宾进行交流互动。

  据了解,除当天的活动外,在本次论坛召开前的12日,中方还组织了美方代表分三条线路参观了与能效领域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和合作单位,就节能评估审查、节能服务公司、建筑节能、能效标准和绿色照明等进行实地访问与面对面交流。在参观过程中双方的一些机构或企业也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美能效论坛是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双方开展的能效务实合作,前两届论坛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在北京与旧金山举行。每次论坛的举行,双方都能收获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而且论坛的规模逐步扩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的副司长谢极在主持当天的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时说:“我们一共举办的三届,每一届都实现了在人数上翻番,特别是这一届参加的人数达到380多人。而且我们每届都有合作项目签约,双方这样的参与热情也体现出两国对于能效议题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