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2015-12-09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 浏览:622 作者:-
10月23日,第六届中美能效论坛于华盛顿召开,本届论坛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发布了“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清单”,中方12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名列其中,并且两个项目作为合作典范在论坛上与美国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广合作取得了又一阶段性成果。

  10月23日,第六届中美能效论坛于华盛顿召开,本届论坛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发布了“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清单”,中方12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名列其中,并且两个项目作为合作典范在论坛上与美国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广合作取得了又一阶段性成果。

  论坛上,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工作组中方牵头机构--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宣读了项目清单,并简要介绍了项目内容及示范意义。这12个项目均为在建或还未实施的项目,包括7个工业项目,5个建筑项目,建筑项目涉及医院、酒店、大型城市公建。合同模式涵盖效益分享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保证和分享混合型、能源费用托管和PPP混合型。更为重要的是,不少项目具有中美合作元素,比如深圳嘉力达的“深圳疾控中心合同能源管理改造项目”和天津海纳天成的“于家堡智慧城市项目”,分别是深圳嘉力达与江森、海纳天成与GE合作的项目。12个示范项目在项目设计、能源审计、融资、合同模式、节能量检测与验证等某方面甚至多个方面采用了创新方式,有助于挖掘深层次节能潜力并尝试解决当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难题,从而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据了解,近年来,中美两国政府就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的合作做了很多努力,两国政府将中美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合作作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能效合作之一,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早在2013年4月,中美两国政府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其中一个双边协议就是在中美两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2014年6月第五届中美能效论坛上,为切实推动这一机制发展,两国政府进一步提出要共同编写一系列文件报告并且寻求在两国建立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随后,在两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共同起草了《中美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潜力分析白皮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建议报告》、《中美合同能源管理实用 工具包》等文件。2015年1月,EMCA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研讨会”,基于上述文件草稿就中美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研讨,会后专家组就获得的反馈意见对草稿进行了修改形成终稿,这些文件首次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中美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特征、差异及困境,分析了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加深了两国产业间的相互了解,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5年5月,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工作组成立,工作组设立了中美双方牵头机构,下设政策法律、第三方评估、法律、商务模式、投融资等5个小组,统筹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企业等代表以征集创新性的示范项目为目的,促进中美产业间的交流。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作为工作组中方牵头机构负责中方示范项目的征集、评选组织工作。EMCA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共征集上107个项目,专家组经过数轮评选后推选出18家项目提交两国政府主管部门,,中美政府在这个基础上最终筛选出12家示范项目。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市场节能机制对撬动社会资金、释放节能潜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自90年代引入这种机制以来,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据EMCA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值已达到2650亿元。美国的节能服务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2014年已达到7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尽管两国在市场结构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但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两国在合同能源管理市场中互补优势,能够在融资、技术、节能量检测和确认等方面相互借鉴和学习。这也是中美两国政府建立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的原因,两国领导人希望通过示范项目进一步促进两国产业界的交流并挖掘出更多的中美合作机会。

责任编辑:付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