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要防止发达国家排放“陷阱”
时间:2011-03-07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350 作者:-
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空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很大,但完全支持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减排政策,这个政策也受到了全球的尊重。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开展了主题为“十二五”时期国有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访谈。武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邓崎琳,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接受了采访。

  在谈到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时,邓崎琳介绍说,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国企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广泛关注。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钢铁企业有70余家会员单位,“十一五”期间,这些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整个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成绩有两个标志: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能耗大幅降低。

  对于生长在长江边上的武钢集团,其节能减排工作的特点有两条:第一,在节能减排中实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对节能减排的项目、同时施工、同时像主体装备一样管理;第二,提前一年完成政府在“十一五”期间签订的节能减排指标。邓崎琳表示,很多中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水平接近国际一流。

  对于节能减排,来自民航业的刘绍勇也表示,航空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很大,但完全支持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减排政策,这个政策也受到了全球的尊重。

  不过,刘绍勇同时提出要防止所谓的排放“陷阱”。他说:“一些发达国家打着限制排放的旗号,采取单边主义、贸易对抗、效益优先的策略限制飞往这些发达国家的国际航线,同时采取单边行动收取大量的排放费用。我认为这不符合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以及全球共同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刘绍勇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和国际打交道的时候,千万要防止这种排放“陷阱”。中国人的人均排放比美国低很多,发达国家的耗费能源最多,但我们的航空公司飞往欧盟,他们却有限制,希望政府采取主动、积极的办法应对单边主义和所谓的贸易对抗、效益优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