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法国一致认为,下月巴黎会议期间达成的任何全球气候变化协定,都应该包括一套每五年监测减排进展的机制,以期加大减排承诺力度。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表示,身为全球最大污染来源国的中国支持创建一个监测体系,是向着“巴黎会议将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迈出的“一大步”。
奥朗德是在北京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时候,同中方达成上述协议的。巴黎方面正准备迎接近200个国家的代表,试图达成一项协定,把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不超过2摄氏度的范围内,这是国际社会同意的一个目标。科学家们称,它对于避免气候出现危险的变化是必要的。
法国希望在巴黎会议结束前就一套监测机制达成协议,为未来加大减排幅度开辟空间。
“(这个协议)并不意味着巴黎会议肯定会取得成功,但成功的条件今日已在北京奠定,”奥朗德表示。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根据联合国的说法,近150个国家在会前作出的承诺,将不足以达到本世纪末升温幅度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
环保团体周一表示,法国和中国之间达成的双边协议确实是向前迈出的一步,展现出北京方面的意愿,这与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之前的参与度形成强烈对比。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气候计划总监珍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表示,中国对这一机制的支持将有助于“对其他国家施压”,迫使美国和印度等国家也表态支持。
但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活动人士形容这项协议是“向前迈出的一小步”,他们指出协议的措辞相当含糊。
《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称,巴黎协定的缔约方应该每五年盘点实现“经议定长期目标”的总体进展。
但尚不清楚将由谁进行盘点,或者它将如何得到执行,把具体细节留到未来几周敲定。
“现在还不到开香槟的时候。这种双边声明应该是又一个跳板,而不是巴黎协定的定论,”绿色和平法国的执行主任让-弗朗索瓦•朱利亚尔(Jean-Francois Julliard)表示。
奥朗德周一表示,他想要的不只是一个机制,而是在巴黎协定中纳入“每五年对各国的承诺作必要上调”。但在奥朗德和习近平签署的联合声明中看不到这方面的表态。
两位国家领导人确实宣告,他们计划在未来五年尽早公布各自的2050年国家低碳发展战略。
国事访问和联合声明突显奥朗德在巴黎会议之前作出密集的外交努力,他的政府热衷于确保此次会议取得成功。
中国是气候谈判的关键参与者。本次会议的成功可能取决于这样的辩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谁应该承担更多减排负担?减排的资金如何落实?
责任编辑: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