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奥斯陆颁“禁车令”
时间:2015-11-05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163 作者:-
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议会日前宣布,为了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于2019年前,全面禁止私家车进入市中心。

  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议会日前宣布,为了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于2019年前,全面禁止私家车进入市中心。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零私家车的首都市中心,希望给行人和自行车打造一个更好的交通环境。”一名当地市政府发言人说道,“奥斯陆将成为第一个全面并长期禁止私家车在市中心通行的欧洲首都城市。”

  根据计划,当地政府还将在2019年前修建总长超过60公里的自行车道,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为购买电动自行车者提供补贴,目标是在2019年将全市机动车流量减少20%。

  届时,公交车和有轨电车还将继续在奥斯陆市中心通行。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就这项计划征询各方意见,调研学习其他城市的类似政策,筹备试行。

  奥斯陆禁车令会有跟随者吗?

  在人们的观念中,私家车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经济越发达,人们购买私家车的意愿越强烈,马路上行驶的私家车也就越多。然而,挪威首都奥斯陆却反其道而行之,计划2019年前全面禁止私家车进入市中心,意欲打造首个全面并长期禁止私家车在市中心通行的欧洲首都。

  是全球经济衰退波及了这个北欧国家,不得已而为之吗?并非如此。奥斯陆市政议会表示,此举是为了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奥斯陆市政当局希望在5 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50%;到2019年,还要使整个市区内的汽车流量减少20%。

  为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欧洲其他国家首都也一直在做各种尝试,巴黎、罗马曾在短期推行过禁止私家车进入市中心的政策,伦敦和马德里则通过征收拥堵费来降低市中心车流量。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交通,但像奥斯陆这样出台市内禁车令,恐怕很难有追随者。前不久巴黎开展的“无车日”活动大获好评,但要让“无车日”常态化,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条件还不成熟。

  如今,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交通问题成了人们心头之患,随着私家车日渐增多,道路基础设施愈加跟不上,每天上下班被堵在路上,看着前方排成长龙的车队,呼吸着污浊的汽车尾气。如果中国也像挪威一样,禁止私家车进入市中心,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吗?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倘若禁车令真要在北京推开,场面可以想象:马路上的私家车倒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爆满,地铁口排起长龙,人们为了抢时间顾不上礼让,你推我攘,出行体验降至最差,甚至可能酿成安全事故。

  奥斯陆市政府出台这一措施是因为具备较为成熟的条件。奥斯陆市中心常住居民只有1000人,办公人数约有9万人。一个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有利于此项政策的推行。

  针对禁车后人们的出行问题,奥斯陆市政府也已经想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为了让市民更容易接受,政府用三板斧保证禁车后的市中心交通依然便利:一是大幅增加公交设施投入;二是增加60公里单车道;三是对电动单车进行补贴。届时,公交车和有轨电车将继续在市中心通行,还将在2019年前修建总长度超过60公里的自行车道。

  禁车令是否有成熟的土壤,主要取决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能否跟上。如果有一天,人们发现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一样便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拥有良好的出行体验,甚至比私家车更舒适、更高效,而且还环保又实惠,那么,公共交通工具的全面普及指日可待。那时,不需要政府出台针对私家车的禁令,人们都会自觉减少私家车出行。

  责任编辑: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