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后一家深层煤矿18日正式关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由于煤对空气的污染等问题,英国在过去60多年间已经逐渐使用天然气、石油、核能和风能等替代煤炭,打造“后煤炭经济”。
英国煤矿业1994年民营化后,逐渐被绿色能源取代,英国煤矿也面临俄国、美国和哥伦比亚便宜进口煤的竞争。凯灵利矿坑已不具竞争力。拥有凯灵利矿坑的英国煤矿公司拒绝谈论关闭矿坑一事,不过去年,当时的执行长麦克柯劳曾表示,国际煤价来到历史低点和强势的英镑,都是关闭的原因。
作为重要燃料,煤炭曾与英国工业革命和帝国国运息息相关。煤炭工业曾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巅峰时期拥有约120万从业人员和3000多家煤矿。
据悉,英国深层煤矿数量从1913年超过3000家,逐渐降低至零。到2014年年底,英国仅有数家露天煤矿依然运营。
2014年,英国煤炭消耗量只有4900万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发电站。按照英国政府上月宣布的计划,到2025年将关闭所有燃煤电厂,这意味着英国这一主要经济体届时将与煤炭告别,彻底转入“后煤炭经济”。
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之前,英国政府决定全面关闭燃煤电站。英政府表示,计划到2023年全面限制燃煤电站使用,到2025年关闭所有燃煤电站。
11月18日,英国能源大臣安布尔•拉德(Amber Rudd)在公布英国新的能源发展方向和能源政策时透露,十年内,英国将关闭现存12座燃煤电站,并新建众多天然气发电站以保障电力供应。
责任编辑:付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