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间4月18日,由比利时政府邀请方与经合组织(OECD)钢铁委员会成员共同参加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高级别研讨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并在会上阐述了中方立场。
钢铁产能过剩是世界总需求下降带来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基础设施、工业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等都呈下降势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巨变,进而导致全球钢铁的有效需求疲软。与此同时,诸如欧盟等地区的钢铁业在能源、环境、劳工方面的成本却居高不下,普通或低端钢材生产的盈利空间狭小,在全球范围缺乏竞争力。
在此形势下,任何以邻为壑、相互指责的行径,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钢铁产业发展问题,反而会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形成阻碍。
张骥强调,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相关经济体共性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需要共同努力,以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致力于积极扩大钢铁产品的国内需求。中国钢铁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不仅没有任何补贴性质的政策刺激钢铁出口,而且对部分品种的钢铁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同时还进口大量钢铁产品,为全球钢铁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未来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健康发展,钢铁需求还有很大潜力。中方呼吁,全球相关经济体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持续发力,综合施策,解决当前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政府在化解自身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上,态度坚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行动务实,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在全球范围上,只有更多经济体采取符合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的积极措施,才能处理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责任编辑:石红